在全国上下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特殊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的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对全国地质工作者的关心和信任。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分肯定了地质队伍及地质工作者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对做好矿产勘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殷切期望,为地质工作者进行矿产勘查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队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资源安全、关于地质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时刻牢记能源资源安全“国之大者”。落实省《关于印发加强新时代安徽地质工作实施方案》、《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安徽省地质勘查规划(2021-2025年)》以及其他相关规划与文件精神,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提升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和开发利用水平,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
一是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做自然资源的发现者。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着力提升省市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投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积极与省自然资源厅对接,推进安庆市东来山铜多金属矿普查以及怀宁县象山晶质石墨矿后续勘查工作开展;落实国家矿产资源规划部署的“安庆月山-朱冲铜矿资源基地”,开展安庆矿集区深边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力争取得新的找矿突破;落实国务院八部委印发的《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要求,以大别山区和安庆市辖区为重点,开展浅层地热能资源调查评价和总体评价,开拓中深层地热开发新空间。
二是践行“两山”理念,做美丽安庆的先行者。要紧紧围绕“好戏安庆 独秀山水”的主题,秉承“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持续深耕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等领域,开展大宜城“空间、资源、环境、灾害”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推进大别山区优质天然矿泉水资源勘查开发,助力安庆打通“两山”转换通道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三是服务生态文明,做生态环境的呵护者。要紧紧把握历史性机遇,发挥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天然优势,开展安庆市辖区及高铁新区周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品质提升工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领域能够衍生众多地质工作需求,我队要发挥自身多门类、多学科的人才技术力量优势,提供生态修复项目策划、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的支撑。
四是助推新型城镇化,做城乡建设的运营者。加强与安庆市委、市政府的联系,全方位融入安庆市发展建设中,把地质工作向城镇建设多维度深度介入,推动地质工作向工程建设的上、下游拓展,发挥“大岩土”全产业链功能,致力于从工程建设的规划期到建设期到运营期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咨询、设计、勘察、施工、监理、监测、检测、维护等服务,为工程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五是传承弘扬地质工作优良传统,做新时代的地质工作者。秉承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认清形势,守好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底线,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坚定不移的肩负起新时代地质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先行军,地质工作已历经70余年。七十载筚路蓝缕,春华秋实;七十载风雨兼程,玉汝于成。一代代地质人,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开辟了我国地质找矿事业的宏伟篇章;一代代地质人战戈壁、上高原、过沼泽,用生命、忠诚和奉献,把青春和热血融进了祖国的江河,把闪光的业绩写在了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为地质事业发展和国防、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326地质队自1955年建队以来,先后在安庆地区发现和查明矿产资源60余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21种,非金属矿产34种),总资源量达50亿吨,其中铜金属量达70余万吨,查明的矿产资源潜在总价值达数千亿元人民币。依托我队探明的矿产资源,先后建成了宿松磷矿、月山铜矿、安庆铜矿、怀宁海螺水泥、怀宁上峰水泥、枞阳海螺水泥等多家大中型矿山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代,我们将秉承地质人“三光荣”优良传统,弘扬“先行、创新、和谐、奉献”的安徽地矿精神,在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中积极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新贡献,奋力书写新时代地质工作者新篇章。(周盛红)